从工艺到艺术的蜕变
发布时间:2017-04-17
景德镇有着上千年的陶瓷历史,曾是烧制各类瓷器用具的大作坊,它所造器物的精美和品质不容置疑,但是工艺瓷器作为一种商品,它和艺术有着十分悬殊的地位,两者之间有着判若云泥的区别。
作为商品的瓷器只是工具和产品,作为艺术品的瓷器是美和情感、思想的表达。余树林把山水画绘上陶瓷的那个时刻,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走一条跟别人不同的路。也许有人想过,但没有去做,因为艺术有时候不仅是谋生的手段,它更是因为创作者的喜欢,爱好,因为有所思所想,艺术是一种才情的抒发和对人生、社会、自然的爱。余树林无意识的走上了这一条艺术陶瓷的路,那是缘于他对山水自然那一份真实的热爱和情感。
因为从小生长在景德镇这样的一个有着深厚的陶瓷氛围的环境里,耳濡目染的都是陶瓷,那样的气息和文化已经深深地浸入他的血液和灵魂中。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在瓷器上把神奇而美丽的山山水水永远的保存下来。因为从绘画作品的材质上来说,纸质的绘画作品要想长久保存有一定难度,但瓷器不一样,只要不是打碎了,就可以留存上万年,当我们做为自然人的身体从世界上消失的时候,我们的精神和情感,我们所处时代的奇山秀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遗志。此时的山水不是彼时的山水,但聪明的人类可以用画卷瓷画用艺术把它们定格成永恒。
余树林说,在瓷器上创作山水画大的难度就是很难把山水的神韵和意境表达出来,而山水画重要的就是神韵。我们的宣纸在山水画的处理上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晕染的效果,笔墨的干湿浓淡,通过宣纸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在瓷器上创作山水画却很难。因为泥制的胚胎,重要的是颜料和色彩的把握,现在用在瓷器上颜料大都是化工颜料,色彩的纯净度和还原画面的真实性都很难把握。明清以前在瓷器上创作的作品都是单一的色彩,画面缺乏立体感。而山水画需要有层次和立体感,如何更好地把山水画的意境在瓷器上表现出来,这是瓷器的局限性。
余树林说,虽然他现在已经在这方面有所成就了,但还没有真正达到他自己想要的境界,因为这毕竟是一种新的尝试,但他相信,总有1天会找到一个突破口,只有到那个时候他才会觉得自己算是真正的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