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在画之外
发布时间:2017-04-17
中国画的意境是很难表达的。余树林说,他的山水陶瓷画主要是想体现出一种意境。意境是中国绘画发展中一个美学观念,是山水画艺术表现的审美核心,也是构成艺术审美不可缺的重要因素。山水画意境的营造需要画家的真情实感贯穿于整个作品之中,使之充满无限的生命力。而作品中流露的在笔墨以外,看不见却可感知的那种气息,则正是山水画的生命与灵魂。
在纸上表达山水画的意境就不容易,在瓷器上创作的时候更难。也正是因为这两大难度,才使它完成了从工艺陶瓷走上了到艺术陶瓷的蜕变。
第1绘制过程。在瓷器上绘制国画,很难达到在纸上画出的效果,但是做为创作者来说,又想达到这种效果,想把自己心中山水的灵魂和生命力表现出来,赋与它情感和思想。创作是一种随性发挥的灵感动力,而瓷器因为材料和面积的局限性都控制抑制了它的发挥效果。
第2、烧制难度。我们在已经烧制好的瓷器上再创作艺术作品,加上各种纷繁复杂的颜色,瓷器在经历高温烧制的过程中,颜色的变化不好把握,烧制温度的高低都可能影响到作品后出来的效果。而在山水画里,画面所要展现出来的远近高低,空灵神秀,是需要用颜色的浓淡和晕染表现出来的,烧制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把握不到位,或者在绘画的过程中,颜色掌握有所偏差,后都会对作品有影响。
余树林说,艺术创作是不能重复的。在他的陶瓷山水画里,他的每一件作品也同样没有重复性。有的人看到他的某件作品,说想要件一模一样的,他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无论从绘画本身还是从烧制的过程来看,都是无法重复的,他无法重复别人也无法重复自己,这是艺术陶瓷与工艺陶瓷的大区别。